close
這幾天在大賣場找到幾張莫札特鋼琴奏鳴曲的CD
沒想到竟然會在這種地方找CD , 連我自己也不敢相信
根據以往的經驗 , CD這種東西都是要在誠品或一些比較大的唱片行裡才會讓我有想買它的衝動
【莫札特】古典樂派三大作曲家之一 , 也被後人冠上【音樂神童】的稱號
而我們之前介紹小星星變奏曲時 , 也曾經提及到莫札特
而我們之前介紹小星星變奏曲時 , 也曾經提及到莫札特
可其實 .. 在學生時期我並不是很喜歡聽莫札特的音樂
應該說當我聽見浪漫樂派蕭邦、李斯特、舒曼、布拉姆斯
以及現代樂派德布西、拉威爾、史特拉文斯基、蓋希文等人所呈現出的音樂時
就開始覺得古典時期的音樂好似太過於簡單清純了 , 少了情感上的起伏與變化
更不用提巴洛克的巴哈了
以前的我都覺得像巴哈那麼沈悶的音樂 , 是上音樂欣賞在聽的 ..
應該說當我聽見浪漫樂派蕭邦、李斯特、舒曼、布拉姆斯
以及現代樂派德布西、拉威爾、史特拉文斯基、蓋希文等人所呈現出的音樂時
就開始覺得古典時期的音樂好似太過於簡單清純了 , 少了情感上的起伏與變化
更不用提巴洛克的巴哈了
以前的我都覺得像巴哈那麼沈悶的音樂 , 是上音樂欣賞在聽的 ..
我喜歡蕭邦在鋼琴曲裡所呈現出的纖細情感 , 有時又有略帶憂鬱與哀愁的陰暗層面
在他的作品中 , 帶著既華麗又自由的奏法 , 音符的明暗高低變化 , 比起莫札特更具多彩的面容
在他的作品中 , 帶著既華麗又自由的奏法 , 音符的明暗高低變化 , 比起莫札特更具多彩的面容
《蕭邦 幻想即興曲》
德布西是另一位在和聲上創造出奇特音響效果的印象派大師
他打破了調性的束縛 , 也開拓了鋼琴音色的另一個世界
在繪畫方面 , 十九世紀末法國的【印象主義】一派 他們追求的那種夢幻的朦朧美
德布西也使用了新的和聲 , 力圖用音樂來達到"印象主義者"用繪畫所達到的同樣效果
他打破了調性的束縛 , 也開拓了鋼琴音色的另一個世界
在繪畫方面 , 十九世紀末法國的【印象主義】一派 他們追求的那種夢幻的朦朧美
德布西也使用了新的和聲 , 力圖用音樂來達到"印象主義者"用繪畫所達到的同樣效果
《德布西 阿拉貝斯克》
這些個音樂 , 無論在情感上的表達或是在和聲使用上的新突破 , 都在在震撼了我的聽覺感官
雖然礙於技巧 , 我無法親自去領略這些作曲家所表達的意境
但光欣賞也別有一番滋味
雖然礙於技巧 , 我無法親自去領略這些作曲家所表達的意境
但光欣賞也別有一番滋味
就如我一頭栽進爵士樂裡時 , 不久便把如同Kenny G 一般的音樂視為種平淡無聊的流行樂種
只有如【咆勃與自由爵士】般的樂風能讓我產生興趣
只有如【咆勃與自由爵士】般的樂風能讓我產生興趣
而今 .. 再度聽見莫札特
才發現那早是好九好久的回憶 , 原來已經距離我好遠~~好遠~~
莫札特的音樂好似童心未泯的樣子
學生時彈莫札特 , 老師要求要聽到像小孩一般的清純模樣
當時我只覺得手指都快應付不來了 , 哪有時間去管他像大人小孩 , 況且我已經不小了啊 !
學生時彈莫札特 , 老師要求要聽到像小孩一般的清純模樣
當時我只覺得手指都快應付不來了 , 哪有時間去管他像大人小孩 , 況且我已經不小了啊 !
《莫札特 鋼琴奏鳴曲》
彈巴哈心要靜 , 要四平八穩 , 不能有太大情緒起伏
讓我感覺到平淡乏味 , 甚至一度懷疑這樣彈不會很笨嗎 ?
讓我感覺到平淡乏味 , 甚至一度懷疑這樣彈不會很笨嗎 ?
《巴哈 創意曲》
邊聽著音樂 , 想像一下現在 ..
也許身心靈的發展與技巧都比以往來的成熟穩重的多
可確定的是經歷的事越多 , 就樂難找回當初的青澀年華
那顆浮動的心 , 是裝著許多未完的故事吧 ?
也許身心靈的發展與技巧都比以往來的成熟穩重的多
可確定的是經歷的事越多 , 就樂難找回當初的青澀年華
那顆浮動的心 , 是裝著許多未完的故事吧 ?
原來才發現 .. 真的已經距離我好遠~好遠~~
原來才發現 .. 其實我也喜歡巴哈、莫札特
但我找不到 .. 找不回 .. 如同逝去的年華一般 ..
莫札特 .. 早已悄悄的失落在過去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